“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著作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不论是于谦的“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的克己自觉,还是范晔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的家国情怀,几千年来清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直被圣贤仁人所推崇。
清廉,清政廉洁;
清廉,清爽廉直;
清廉,清白廉正。
清廉,犹如初春的缕缕晨风,在不知不觉间温润了万物,丰盈了色彩,融化了心灵。于是,天空更澄净,湖水更柔美,山川更秀丽,人们的步履更加轻盈。
清廉,犹如盛夏的绵绵细雨,在窸窸窣窣中滋养了大地,揩净了尘埃,浸润了心田。于是,鲜花更艳丽,树木更葱郁,生灵更鲜活,人们的谈笑声更加热烈。
清廉,犹如秋日的朔朔劲风,在威严凛洌中涤荡一切尘垢,未有任何心慈手软之意,所到之处如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路间行人满是肃然敬畏之意。
清廉,犹如寒冬下冷峭的冰层,清冷而不失温柔,孤傲而不失雅致,简洁而不失明朗,坚韧的外表下涌动着的是涓涓细流,在晶莹静谧中孕育生机、涵养正气。
清廉,是高尚纯洁的境界;
清廉,是亘古咏诵的主题;
清廉,是厚植内心的信仰。
《论语》中也曾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努力打造持久风清气正的清廉山西到弘扬三晋文化,涵养诚信品格,共创金融清廉环境。清廉已经成为每一名山西农信人的职业标签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
那我们的清廉农信到底是什么?
王亚书记曾给出过这样的答案:从进入农信社的第一天起,都要崇廉守廉、修齐自身,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天天牢记一个“廉”字,做到以廉立身,以廉立业,以廉立世。要时时把握一个“清”字。对待工作要“清政”,同事之间要“清爽”,客户相处要“清明”……
中国古人讲“见仁见智”,每一个人对待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思考,但对于“清廉”,我却听到了山西农信人近乎相似的回答——
她说:“我眼中的清廉农信是廉洁从业、遵守职业操守。作为一名山西农信一线柜员,每天与钱打交道,所以更要谨记廉洁自律的准则,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还要做到不断学习、提高觉悟、坚定信念,时刻牢记组织重托,心系规章制度。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他说:“我眼中的清廉农信是抵制诱惑、坚守为客户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客户经理,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集体和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与客户相处做到坚持原则,公私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说:“我眼中的清廉农信是率先垂范,廉洁勤政,严格约束自身行为,明底线、知敬畏、守初心、走正道,践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抵制庸俗腐朽思想,始终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规规矩矩履职。”
他们说:“廉洁从业、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做人之本,也是我们每一位农信员工的人生定位。作为一名山西农信人,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廉洁自律、淡泊名利、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我们不仅要学会拒绝一切诱惑,更要让清廉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常常自审、自省,让清廉成为一种习惯,时刻约束我们、指引我们。”
于是,我从他们的回答中找到了我的答案。清廉农信就像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一缕“芳香”,是自律自省的戒尺,是保卫政治生态环境的一名卫士,是我们书写的庄重承诺,是照进我们工作生活的温暖阳光。只有把清廉之风融入到工作过程中,为营造清廉农信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更加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