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金融案件的发生形式各异,表面上看无非是制度缺失、管理缺位。可究其根本,则在于对案件防控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合规理念淡薄。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银行业案件防控的很多问题都是因重视不够而产生的。现在是金融改革发展的机遇期,银行业金融机构顺势而为、做大做强,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看不到风险和问题,就非常危险。银行是服务行业,也是高风险的行业,案件防控意识应该成为银行人的一种基本素质,一种本能。
无规矩不成方圆。“控制风险”“无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首要原则。要确保做到无风险,就必须做到合规守法。无数的事实和惨痛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时刻提醒我们:要做到无案件、无事故,必须建立合规文化。反观当下,于法人机构而言,大部分银行只注重业务开展,忽视案件防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较为普遍;于基层网点而言,效益第一、任务至上的想法极为普遍,他们仅注重主要业务指标的考核,认为案防合规等事情都是总行相关部门的职责,与自己无关,不重视内部管理,忽视安全教育,淡化责任意识,为数不多的警示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于员工而言,绝大多数员工身处最基层,长期以来,规范化、制度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不够,员工重视实际,视思想教育为形式、为空谈,思想教育无意义。久而久之,员工法律法规观念淡薄,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能力差,大多凭个人的良知做工作,谈不上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事情虽然发现了,也下达了整改通知,但对落实情况没做进一步的督促检查,使问题越积越大,最后导致发生重大经济案件。
员工身处案防第一线,合规理念的建设是案件防控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要让员工在教育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居安思危,善于从平静中发现暗潮潜流,将案件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起始阶段,做到自我警觉,自我防堵,自我保护,自我提高,进一步提高内控执行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合规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只有习惯成自然,才能事半功倍,久而久之才能形成理念。一定要做到有疑点不放过、有问题不放过、有责任不放过,不姑息迁就、不搞下不为例,从根本上消灭违规现象,从根本上改变从业人员的思想,让合规操作成为每名农信人的习惯。那么,无需规章制度,风险案件便可不攻自破。所以,我们要加强案件防控合规理念教育,在教育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居安思危,善于从平静中发现暗潮潜流,将案件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起始阶段,做到自我警觉,自我防堵,自我保护,自我提高。进一步提高内控执行力。
仅仅依靠负责人的强势、制度的强势,而没有理念的强势,就不能形成强大的制约,就不会形成执行力。所以,合规理念,永远是我们农信社案件防控的灵魂。